【易说】半导体概念为什么这么火?(二)

  《半导体概念为什么这么火?》(一)中谈到半导体技术牛人梁孟松从韩国三星公司跳槽到了中国的中芯国际,这显露出中国在发展半导体产业时,在吸纳全球顶尖人才上下了不少工夫。

  韩国有媒体对此也忧心忡忡地指出,最关键的在于中国国内对于半导体有着非常大的需求。一旦中国自己的产品出来,那么就会有华为、小米、oppo、vivo、联想等一大批中国企业为它买单,中国的半导体公司能够借此轻松拿下中低端市场。这对半导体出口占了总出口16%的韩国来说,是一个极大的竞争。

  前期节目我们举例说明了半导体的重要性,其实半导体产品内容很多,包括:集成电路、光电元件、传感器、分类器件四大类,其中核心部分集成电路的产业价值占比达82%。

  半导体制造产业链则包括有IC设计、晶圆制造、封测等环节构成的核心产业链,以及由材料和设备供应等构成的支撑产业链。总体而言,半导体行业主要的进入壁垒是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主要风险源于下游市场需求的大幅波动。

  我们在看机构对于半导体产业的研究报告时会看到一个词叫“摩尔定律”,用这个词来分析当前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常会提到“摩尔定律放缓”。“摩尔定律”这个词是由英特尔(Intel)的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来的。他提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句话来说,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感觉到这一定律所描述的情况,比如个人会使用的电子科技类产品技术换代很快,一年多时间又要花钱更新设备了。而产品的价格可能并不会因为技术的迭代而增长太多,我们可能花了同样的钱买到了更有技术上的含金量的产品。

  尽管摩尔定律描述的这种趋势已经持续了超过半个世纪,但摩尔定律它只是个观测或推测,而不是一个物理定律或自然法则。在科技发展到某些特定的程度时,跨越式发展会慢慢的难,在发展某项产业时,所需要投入的资金和技术方面的要求慢慢的升高,半导体技术正是如此。从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来看,更新增长已经在2013年放缓,预计之后的时间里,晶体管数量密度要每三年才能翻一番。

  有机构研报已经指出,摩尔定律放缓正是中国半导体行业实现赶超的一个好机会。摩尔定律放缓背景下,半导体产业最大的机遇不再来自于先进制程,而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运营效率将成为重要竞争力。

  半导体产业属于高度资本密集+高度技术密集的大产业,一句话:没钱没人才办不好事。纵观产业发展史,半导体产业是经历了由美国向日本,和美国、日本向韩国、台湾的2次产业转移,每次转移都伴随着全球消费需求周期变化以及产业垂直精细化分工。而当前中国慢慢的变成了全球消费电子制造中心,同时中国更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国,我们现在最常见到的一个词就是“消费升级”,这其中涵盖了大量要使用到半导体器件的消费品,比如电脑、智能电器、通讯产品、交通工具等等。更别说现在即将进入“万物互联”时代,物联网发展的过程更需要半导体在其中发挥重要的底层技术上的支持作用。

  近年来,半导体产业正在向中国转移,人才与配套设施也在积极趋向于中国。在政策与资金的双重支持下,中国半导体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明显在提升,产业体系也逐步优化。行业、市场、政策、技术、资金这“五维共振”,也是众多机构在当前看好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强势崛起投资机会的原因。

  在梳理了多份券商机构行业研报后不难发现,A股中半导体各领域的龙头公司依然是机构着重关注的对象,比如做半导体封装测试的长电科技、与中芯国际深度合作的做存储芯片的兆易创新、做靶材的江丰电子、设备与材料配套环节的北方华创、晶圆代工的三安光电等等。当然,在这里不是做个股推荐,具体投资机会分析,你们可以去参考更详细的机构研报。

  更多内容能关注《易说》的微信公众号,另外,关注《易说》微信公众号就可以不要钱领取价值398元的精品投资课程光盘或者是在线课程资料,在微信搜索公众号:yishuo618,添加关注,查看详情。

  对半导体行业有一定了解的投资者必须要知道梁孟松这个人,他在半导体行业里很有知名度,曾经在台湾的半导体制造公司——台积电工作过,后来去了韩国三星公司,帮助三星在有关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缩小了与台积电在技术上的差距。

  “养老金”与股市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了。进入11月份后,关于养老金在长期资金市场的投资有两则消息引发市场关注。

  选股策略往往是决定投资成败的重要的条件,选股方法很多,一般在市场大跌过后的反弹期间,经常会看到有各种分析提到“超跌股”,认为超跌股机会较多,超跌股的风险较小。